2004年我开始工作,从2004到2018年,我前后就职于3家美国的网站建设公司,我的主要职责就是设计网站和开发网站,所以从那时候到现在,我已经在网站行业18年了。
2010年我以副业的形式开始了四两工作室,然后2019年开始全职做四两。
2016年我开始了一个叫做选岛啦的网站项目,由于疫情原因停摆三年,2023年从新启动。
2019年我又开始了一个叫做红板砖的网站项目,也是全职做到现在。
我会在下面跟你详细聊聊关于我的故事...

01
一个巨长的自我介绍
提示:这个介绍有点长,没时间或没兴趣的可以跳过这部分。我把这个介绍写这么长是因为我想借此来记录我和网站的故事。
1 退学(2003)
我大三退学了。大学专业是物理系的电子科技,但我从大一就开始不感兴趣了,后面发现我喜欢的是平面设计和英语。既然我知道我不喜欢的,又知道我所热爱的,那么退学就成了一个很自然的事。我没有换专业,因为我不喜欢因考试而去学习,我更喜欢自学(其实我到现在都是非常喜欢学习的)。另外,那个时候我在校园无意中看到了Adobe的平面设计师培训,我就立马报名学习了。在英文方面,我经常跑英语角,后面也去客串英语电台的嘉宾。
多年后我回忆这段时间,我觉得上大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我一生的挚爱,她是我那时候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现在的老婆。

2 第一份工作(2004-2008)
有趣的是,我在2004年正式工作前就开始做网站了,或许这就是我跟建站的美好开始。情况是这样的:我的第一任老板美国人Eric,他那时正在昆明筹备一个小型外企,他和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HR面试过我后,就让我先等着。因为公司还需要完成招人,买设备,办手续这些事,我记得好像等了半年吧,那个期间Eric从美国接到了一个建站项目,所以我跟他在公司没有开张的时候,就一起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网站(一个美国小型房地产中介的展示型网站),我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来提供设计并切图,然后把图片文件发送给Eric,他用FrontPage做了一个静态网站,用FTP上传到了服务器。时隔很多年,那个绿色的网站我一直都记得,我非常想再找到那个网站,我也联系了Eric,但我们都找不到了,甚至连网站域名都记不清了。
然后,2004年我正式入职Eric的公司,一个在昆明的小型美国公司,我的主要职责是网站设计和制作,我之前自学过Photoshop,Illustrator和CoralDraw(这个软件现在已经退出市场了),但也是在公司开始学习当时叫做网页三剑客的软件:DreamWeaver, Fireworks, Flash,当时这些软件还是属于一个叫做MacroMedia的公司,但这个公司和旗下的软件在很久之前就被Adobe公司收购了。
我们公司那时候很小,有一个美国老板,一个美国财务,一个马来西亚HR,一个新加坡设计总监,他们几个其实都是有很多年工作经历的成功职场人士,其中也有高管和成功人士,其余的员工就是我和另外三个大学应届生。
后面公司又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澳大利亚的技术高材生Gary,应该是来中国过Gap Year的,他的到来自己把公司的建站技术直接拔高了好几个档次,也是因为他,公司那时候选择了一个叫做TYPO3的建站系统(其实也有考虑过WordPress,只是那时候觉得WP功能不够强),其实他在大学的专业是汽车无人驾驶(我们当时还不明白那有什么意思),做网站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后面这个Gary大佬在2017年在广州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入了小鹏汽车,主攻无人驾驶。
在后面还来了一个美国设计师Juliann,她对我的设计帮助挺多。后面我和她也成了好朋友,我也帮她做了自己的网站JumayDesign.
我跟Juliann在西雅图一家老牌餐厅吃招牌超大号Omelet
老板Eric来中国前其实在DELL做销售,他告诉我那时他的收入加提成每个月有2万多美元(那是差不多是2000年左右,那时的汇率是8点几),所以他的销售能力是杠杠的,我从他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亲眼见过他如何只身一人去了一趟深圳工厂后,就把一个游泳类产品卖到了美国。他的故事太多了,这里根本写不下。
我跟Eric在他德州的家旁边划皮艇,那时他已经不是我的老板,而是好朋友
再说说来自马来西亚的人力资源&培训师Jackie,她是公司最年长的人,在退休后想帮助中国。她那时其实是在吉隆坡双子塔里培训几家做石油生意的世界500强公司,她告诉我们,她最高时候,时薪可以到5000元人民币。我还记得,我们还在入职培训期间,有美国的客户打电话来咨询我们的服务,当时我们大家都慌了,感觉不是培训演练,而是真枪实弹,她拿起电话,非常自信和流畅地为我们上一课。
很多人会好奇像他们这样一群人为什么会在中国开一个小公司,雇佣几个白纸一张的职场新人。后来我知道了,那是因为他们想为中国的大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和纯粹的商业环境,也希望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反馈给市场,也影响我们的客户。所以我是非常幸运和蒙福的,在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碰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工作技能,职场道德,职业态度上都教了我很多宝贵的东西。
2008年Eric因为几个孩子要回美国上学,他就把公司算是卖给我和另外一个合伙人,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过多久就停止了公司的业务。
3 第二份工作(2009-2012)
第二份工作的公司其实第一份工作时的客户,上面提到我们停止了公司和业务,之后那个公司的希望我可以继续为他们提供服务,而我就作为他们的一个远程员工开始了我的新工作。
这个公司除了我大概还有有8个人,他们全部在美国,但分布在不同的城市,而我是他们唯一的一个海外同事,所以我们也算是属于较早就开始实践远程协作办公的公司。我那时的主要工作是网站设计和前端开发,还有一些跟网站相关的UI和视觉设计,有时候也做一些简单的编程。
对我来说,身处国内要融入这样一个100%的美国本土公司其实是不容易的,12个小时的时差,远程协作,全新工作流,这些都是挑战,不过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就克服和融入了,这也锻炼了我一些远程协作的能力和沟通能力,也为第三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旧金山跟公司客户和他的中美混血女儿一起吃意餐
这个公司其实存在时间挺长的(至少10年),只是我加入的时候属于公司的末期。2012年由于公司人员变动和业务变化,公司最终选择了解散,而我也就离开了我的第二个公司。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当时一个同事Jeff以合伙人的形式加入了一个建站公司,所以我有幸被他邀请,成为他们的全职员工,也就是我的第三份工作。
4 第三份工作(2012-2018)
这是我以雇员的形式加入的第三家公司,也是最后一家。公司在美国达拉斯,专门为美国国内企业做一些比较高难度的网站,就是一般公司不敢接的那种项目。
美国达拉斯Grapevine的地表最强建站团队
当时让我非常自豪的一句话就是:在建站这个事情上,我们团队是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客户的任何需求我们都可以实现。
虽然我在昆明,但每个工作日我都会跟美国的老板和同事进行视频沟通,英语的听说读写也在那段时期得到全面提升。因为我老板讲话语速比较快,所以到后期,我看YouTube上的英文视频教程,都是直接上1.5-2.0倍速。
我们一起做了很多大型的网站,其中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美国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官网(msichicago.org),客户让我们redesign/rebuild他们的官网,我们在2016年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开发,当时还有一个来自于比利时的团队提供UI和视觉时间。后面我知道这个博物馆在这一轮新的重建上面投入了至少50万美元。
由于我属于早期员工,所以深度参与了很多大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在整个建站技术,建站思维,建站理念都得到了很多的提升。另外,也是他们把我带到了苹果电脑的世界,并且为我安装了一堆Mac的专业建站软件和工具。
建站大牛的硬核工作室台
除了工作,我跟大家私下里关系非常好,经常聊一些运动,生活,生命的事情。公司的联合创始人Jeff和我都非常喜欢NBA,而他是达拉斯小牛队的死忠,我记得2010-11赛季达拉斯小牛队夺冠的那年,CCTV5直播了整个季后赛,而我和他没有错过任何一场小牛队比赛。我们在开始沟通工作的事情之前,都会花几分钟先聊聊篮球。后面我去到美国的时候,他们知道我喜欢NBA,所以还专门约了一次去达拉斯小牛队的主场看比赛。
美国达拉斯小牛队主场体育馆
我最后一段为美国建站公司工作的时光非常开心,除了我做的事情是我喜欢的以外,那几个人也是我喜欢的,大家彼此信任,相互帮助,现在都还是好朋友。由于我个人工作方向的调整,也因为公司项目的变化,我在2018年左右就渐渐离开了公司。
虽然从公司辞职,但由于我跟团队成员的关系非常好,加上他们2019年他们缺人手,所以我也以“兼职外援”的身份参与几个大型网站开发。在那几个项目中,我还认识了另个一个“兼职外援”,西班牙程序员小伙Juan和他在英国的女朋友前端工程师Alexandra,可能是公司文化,除了聊工作,我们都喜欢聊生活,他知道我做了一个关于马尔代夫的网站后,非常感兴趣,问了我很多问题,也希望他们的将来的蜜月可以去马尔代夫。
5 我第一个副业:四两(2010-至今)
我在2012年4月开始了四两工作室,但其实我从2010年就开始了,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官宣。
2010年那个时候我还是美国建站公司的全职员工,但美国的文化很不一样,他们完全不忌讳我有自己的副业,而且我也主动跟他们说我的副业,有时候还请公司老板或同事帮我解决一些问题,然后我按时间来支付他们费用。
四两工作室早期主要是为美国和欧洲的客户建站服务,后期我也开始为国内的客户提供服务,我那时的想法是把网站行业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给我所服务的客户,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把一种更专业和贴心的服务带给他们。我很欣慰在近10年的时间中,我收获了很多客户的好评和信任。
这8年的副业生涯太多故事,还好我之前做了一个“创始人日志”的东西,这样才让我得以把一些珍贵的回忆保留下来。
我在2019年,把四两工作室做了转型,停止了网站建设业务,把精力转向了一个细分领域:外贸B2B独立站的询盘转化率优化,也就是帮助独立站获得更多询盘,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网站。
6 我第二个副业:选岛啦(2016-至今)
创建马尔代夫选岛啦网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早在2014年的时候,我和老婆就计划去一次马尔代夫,因为关于马代的“传说”实在太美,每次看到那些碧海蓝天的照片时,我们都非常向往。当我们开始着手准备这次自由行的时候,却感觉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当我们面对100多个不同星级,不同风格,不同浮潜等级,不同价位,不同餐食的度假岛时,真的是非常难以选择。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看攻略,比较各个度假酒店,然而最终却还是确定不下来,其间我们甚至都想放弃了去马代的行程。
因为我自己就是做网站的,所以我想如果要是有一个网站,可以把全部的度假岛的细节都清晰的列出来,然后有一些筛选的条件,那么我们在选岛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痛苦了,我甚至想自己开发这样一个网站,不过那只是一个瞬间的想法。
2016年年初,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人去马尔代夫旅游,同时也注意到非常多的人都碰到了与我们一样的问题。于此同时,我自己有了更多接触马尔代夫的机会,所以就毫不犹豫地开始了这个项目。
于是我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心血在网站开发和内容完善上,渐渐的,我也找到了一个有相同价值观的马尔代夫爱好者并且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大家都为网站贡献了自己最擅长的知识和经验。
这个在资金上的直接回报不大,但间接福利却很大。我去过5次马尔代夫,除了第一次以外,其余的4次都是酒店和旅行社出钱让我免费去的。其实还有很多次的邀请,但我都婉拒了。但疫情这3年,一次都没有去,现在想想之前“浪费”的那些好机会,肠子都悔青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认识了很多马尔代夫当地人,也跟国内很多顶级酒店的销售和市场经理成了朋友,带给我非常多美好的回忆。
7 我第三个副业:红板砖(2019-至今)
开始红板砖外贸开发信这个项目的原因是这样的:
由于我设计和开发了几个外贸网站,然后在2018年我接触到“外贸开发信”这个概念,在稍作调查后发现很多外贸人,特别是外贸新手和SOHO,在开发信这个事情上有或多或少地碰到困难,也就是开发信的回复率很低。
因为从2004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到现如今,英文都是工作中的主要交流语言(包括听/说/读/写),我工作的时候也会接收和发送到很多英文邮件,所以在用英文邮件跟海外客人沟通这件事情上非常敏感,比如:大小写的错误,标点符号的异常,邮件内容的甄别。
基于这些在开发信上的出现的痛点,再结合自身的优势,我就开始红板砖这个网站,来帮助外贸业务员在开发信上获得更高的回复率。
这个背景图不是假的(新西兰的风景照出来都那样),而且我真的跳了那那么高,哈哈
可能是这个项目一开始就幸运地抓住了一个痛点,然后我持续在这个垂直细分上输出内容,并且提供了一个大家非常喜欢的产品,所以这个网站一直都运营得很好,在收益上的表现同样出色。
8 我的全职创业(2019-现今)
非常幸运,我的副业都变成了主业。
上面提到的3个副业现在都是是我全职主业。除了马尔代夫选岛啦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而无限期搁置,其他2个项目都在顺利运营中。
2022年,我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计划用一个更加长远和专业的方式来为我的客户和VIP提供服务。
9 彩蛋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介绍,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我,可以去我的个人网站:www.bens.love,我在哪里记录了很多好玩的,有价值的,值得深思的东西。
02
我为什么要专注在外贸B2B独立站的询盘转化率优化这个垂直细分上?
在从事了15年独立站建站后,我在2019年决定转型,开始专注于外贸B2B独立站的询盘转化率优化。(当然了,我每年还是会接几个建站项目,因为我其实还挺喜欢建站的。)
我做这个转变主要是因为从2019开始,外贸B2B独立站变得很热,越来越多人开始建站,希望用独立站来收询盘。
但我发现当他们的独立站上线后,便开始投广告/做SEO为网站引流,但却不重视询盘转化率优化(Inquiry Convert Rate Optimazation, iCRO),所以那些千辛万苦引流到独立站的访客会被轻易流失掉,他们只是到网站逛了一圈,然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就离开了,并且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我发现这这个问题,也知道这是一个疼痛级别很高的痛点。
但如果他们重视iCRO的话,就可以明显看到下面这一个变化:在保持现有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开始有询盘或询盘量增加。
经过调研,我发现外贸B2B独立站行业目前的重心就是 1)建站;2)SEO或付费广告引流,但对于一个以询盘为首要目的的网站,我清楚iCRO真的太重要了,因为外贸独立站询盘公式就是:询盘数量 = 流量 x 转化率。我在运营自己的网站(老版的4liang.com 和 hongbanzhuan.com)就知道iCRO的强大威力,我网站流量不高,但转化率挺好的,因为我自己对CRO是花了很多精力。
最后,我做了一个判断:在不远的将来,独立站建站将不再一个难点,而难点在于引流和转化。也正是基于这个预判,我决定在iCRO(询盘转化率优化)这个领域死磕和深耕,因为我本身就是对这个垂直细分非常在行,我也想让国内外贸独立站重视这个问题,并解决这个被忽视的东西。
所以,我开始提供询盘收割机课程,同时也提供相关的服务。当然,我的经历和技能也确保我非常适合做提高询盘转化率这件事,具体如下:
1 对外贸B2B独立站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2 18年的独立站经验 + 12年连续创业的经历
至今我从事独立站设计/开发/运营已经18年了,中间从未间断。这18年中我亲手设计开发了很多很多独立站(90%都是美国和欧洲的网站),并且运营自己的3个独立站也已经很多年了。所以,在开发侧和运营侧,都有丰富的经验来确保我可以为你提供高品质的课程与服务。
- 第一阶段:主要是独立站设计和开发
- 第二阶段:帮助海外独立站建设 + 运营自己独立站
- 第三阶段:开发自己的产品 + 运营自己独立站 + Growth Hacker
另外,除了建站,我也是一个连续性创业者,并且创业项目全部都是独立站或网站相关的产品和项目:
- 12年 - 创立/开发/运营四两独立工作室;
- 6年 - 创立/开发/运营选岛啦的独立站;
- 4年 - 创立/开发/运营红板砖外贸开发信独立站;
- 100+独立站的负责人和参与者
所以,长期的建站经验加上长期的基于网站的连续创业,让我更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方向,所以四两就是帮助大家从杂乱的事物中找到成功的路径:

1 多种技能傍身
4 扎实专业的英语功底
从我04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到现如今,英文都是工作中的主要交流语言(包括听/说/读/写)。
期间也在国外网站技术交流会上做专题分享嘉宾,也是ToastMaster会员。

2019年参加CCTV英文频道一个谈话类节目,点击图片见将跳转到西瓜视频,另外,你还可以再bilibili或知乎上播放这个视频

2014年在美国达拉斯一个高中课堂上分享“中国文化”

2015年在柬埔寨金边一个全球TYPO3会议上作为演讲嘉宾
5 对国外客户需求及喜好的深刻理解
首先,由于之前的工作背景和经历,我非常了解北美和欧洲的B端客户在独立站上的喜好/审美/习惯/文化,所以在这也是一个天然优势。
其次,我帮助不少中国的客户开发了外贸独立站,其中有一些独立站到现在还在维护和支持,我非常明白中国外贸行业在外面B2B独立站上的需求、痛点、期望、困境。
最后,我也是红板砖外贸开发信创始人,一直在大量接触第一线的外贸业务员,对外贸销售端和客户开发端的事情非常熟悉。
上面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确保我能够准确找到外贸B2B独立站中的痛点,我很有信心做出一款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外贸B2B独立站的询盘收割机课程。
下面是我对于“外贸B2B外贸独立站”和“询盘转化率优化”的主张、观点、判断、认知,点击图片可以跳转到我的金句墙。

03
四两团队有多少人?你们会一直做下去吗?
我有时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所以值得我花一个大板块来完整回答这个严肃的问题。
我想这谢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
客户想买我的产品或会员,但他们似乎观察或感觉到四两和红板砖背后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因为他们可能需要一个可以长期存在的公司来提供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但现实却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团队难免会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既然有担心有顾虑,自然就有了这些问题。
首先,我100%理解这些问题,也明白背后的顾虑。换做是我,我也有一样的问题和顾虑。所以我会用一个详细且真诚的方式来解答。
1几个背景介绍
下面是四两和红板砖在人员上的情况(截止2022年4月的情况):
- 这个两个项目/网站主要是我一个人在运营,包括了网站的设计和开发,内容的创作和分发,市场营销和其他事务;
- 我没有助理;
- 直至2022年2月之前,我一直没有公司,是以独立工作室的形式存在;
- 2022年2月成立了公司,一是为你开发票方便,二是为了可以更专业地提供服务;
2我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人?
首先,我完全没有觉得开公司或招员工有任何问题。我自己其实子在2008~2009年也有过自己的公司,但我不是太喜欢那样的形式,或者说我不擅长那样的形式。
好了,现在来详细讲讲原因:
1. 高效
我喜欢做我有100%把握的事情,我也喜欢快速做决定,快速试错,快速行动,而个人独立工作室这样形式就非常有吸引力了,当我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只需要左脑和右脑商量几秒,然后告诉双手直接开干就可以了。
我只用对我的产品/服务/内容负责,而不需要对其他可能会无谓消耗精力的事情负责。
2. 自由
我是一个在很多方便都追求自由的人,在工作上也一样。自由对我来说就是,我有去做我喜欢事情的选择权,也有去拒绝我不喜欢事情的选择权。
一个人工作,或者说自己为自己工作(self-employed)满足了我对自由的强烈需求。
3. Solopreneur
如今也是个人崛起的时代,强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消费闭环的完善,为个人创造了相当好的条件。
solopreneur (solo entrepreneur) 虽然小众,但开始变得流行,一个solopreneur可以事无巨细地做很多事情,并且做得非常专业漂亮。而我恰巧喜欢那样的掌控感。
4. 生活方式
在上面的自我介绍中,有一个标签是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而通常来说,一个数字游民的生活工作方式,跟我上面提到的方式很像。(关于“什么是数字游民”,请看我朋友的这个网站和介绍)
另外,我今年(2021)是四十岁,我已经知道我可以做什么,我不可以做什么,我想做什么, 我不想做什么。我在几年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Indie Maker,既然是Indie Maker,那么就坚持一个人吧。
5. 说明一下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虽然我喜欢单干,但我有一个基于远程协作的小团队(有设计师,网站工程师,网站开发人员),成员分布在不同城市。但他们不是我的全职员工,算是长期合作的兼职人员,如果我有需要,他们就会来跟我一起做项目。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已经习惯和享受这样的工作方式,因为我可以使用不同专业人士的专业技能,而且大家也不用固定在某个地方。
我时候会根据情况来使用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会按项目或按时间来支付他们费用。 目前为我提供服务的人包括:
- 一个专业平片视觉的设计师(四两的logo和全部icon就是出自这位设计师)
- 一个专业的网站程序员(红板砖的一些技术部分就是他提供的代码)
- 一个负责服务器的管理和问题处理的资深开发人员(这人老牛了)
其中一个已经合作了10年,最短的一个合作了3年。他们几人来自国内不同过的城市,我们通过远程协作来完成工作。我之前也使用过upworks上的国外freelancer。
可以肯定的是,我之后还会根据情况来临时或长期聘用其他专业人士。其实正是因为这样看似松散的结构,我可以有机会使用到全球优质的专业人员,比如:我之前就雇佣过一个住在日本的美国native speaker来帮我做网站的英文校对工作;我也出过很高的时薪(hourly rate)来请一个在美国工作了很久的资深WordPress大牛来就四两的课程为我出谋划策。
我喜欢并拥抱这样的工作方式,很大程度是因为过去18年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灵感,也看到了这个方式背后的灵活度和完成度。
3你们会关门吗?你们会一直做下去吗?
这其实是很久之前就做的决定,我2014年在四两网站上写过一篇叫做《四两的退出策略》的小短文,你可以点击图片看看。
我也在红板砖网站上回答了“红板砖会一直做下去吗?”这个问题,你可以点击图片看看
四两工作室从2010年就开始接建站的活了(https://4liang.com/2012-logs/),其间也服务过很多世界各地的客户,其中也有一些客户为我写了推荐语。下面几个网站我至今还还提供服务的公司:
- 一家在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出版社(12年)
我从2010年就开始持续为他们提供建站和网站托管服务,2021年11月还为他们做了另外一个小型网站。 - 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7年)
从2015年开始,持续为他们提供网站建设,网站维护,网站托管的服务。他们也把很多“兄弟公司”介绍给了我,我如今也还在为其中的一些公司提供网站服务。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就是:
一个看似不牢靠的个人并不意味着会玩人间蒸发,而一个看似牢靠的公司也不意味着不会跑路走人。
04
四两是什么意思?四两的目标是什么?

四两这个名字取自四两拨千斤,这个品牌从2012年就开始了。
我认为一个高询盘的外贸B2B独立站不一定需要用复杂的技术来实现,如果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拿到结果,这难道不更好吗,所以四两拨千斤也是这个品牌希望带给用户的最终效果。
四两去掉复杂和花哨,用底层和高效的方法帮助你通过独立站拿到更多询盘。
四两也是一个有目标和理想的工作室,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深刻知道一个网站的价值,所以在过去的很年中,我一直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大家利用互联网和网站收获更多的价值。

2018年受邀访问马尔代夫十多个岛屿并帮助本地企业的互联网化
从2019年开始,这个目标就更加具体和垂直:
小目标是帮你获得更多询盘,大理想是是让中国独立站在世界更有分量。
我从2004年从事网站设计/开发/运营,在这个行业已经18年了,中间从未间断,如果顺利的话,我将继续从事独立站这个行业,为我的客户和会员持续提供价值,带你出海冲浪,let's rock!
PS: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四两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在其中的感想心得,你可以去创始人日志看看,enjoy it!